events 演出

岳美緹

 

唯此壬寅多難之年,甲辰奈何之月,乙未殘春之日,沉沉深夜,驚聞文漪華君芳魂仙逝,怎不肝腸寸斷,長歌當哭,徹夜難眠! 身羈斗室之內,遙隔萬里汪洋,不得見君容面,空餘哀哀憑弔:

驚聞噩耗,享譽海內外的著名崑曲表演藝術家華文漪老師於昨日在美國洛杉磯去世,享年81歲。 我們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悼念這位為戲曲藝術做出卓越貢獻的藝術家。

華文漪(1941年—2022年),著名崑曲演員,是上海市戲曲學校首屆畢業生。 她從小受教於朱傳茗等“傳”字輩藝術家及俞振飛、言慧珠等名師,主攻閨門旦,技藝精湛才華出眾,20世紀60年代就享有“小梅蘭芳”的美譽。

華文漪從小喜歡戲曲,小學畢業就考上了“上海華東研究所崑曲演員訓練班”,為上海市戲曲學校首屆畢業生。

2022年4月13日早晨7點(北京時間),著名崑曲表演藝術家華文漪在洛杉磯去世,享年81歲。

華文漪,1941年出生,崑劇著名演員,華文漪是上海市戲曲學校首屆畢業生。 她從小受教於朱傳茗等“傳”字輩藝術家及俞振飛、言慧珠等名師,主攻閨門旦,技藝精湛才華出眾。 20世紀60年代華文漪曾經演出崑曲《白蛇傳》,十分成功,並且被稱為是“小梅蘭芳”。

謝謝姚老師!!看到這篇回憶的文章,張老師和姚老師為昆曲貢獻青春和熱誠,對人對事都嚴謹大度; 對恩師心存感激; 對來求教的學生一點都不保守,希望將自己所學和經驗全部傳授給學生,完成傳承的史命,樸實忠厚的藝術家。

娘子,吾妻!難道說,這五十七年夫妻—就完了不成?休書拿來,我是不讓你走的哴…<雙望門>娘子~娘子~。她…她真的走了。

人老了,回天無力,時也,運也,命也。

2021五月初蘇州昆劇院劇場合成<牡丹亭>時她很困倦,她對我說,我要睡著了。臺上台下指導修正沈國芳和樂隊吻合由陶陶扶著有些累。

任務完成,心情很好,回寧前和學生們去了文衙弄<藝圃>看了學藝時候的生活場景,在<博雅堂>和沈豐英,沈國芳一起說了一段<棉搭絮>,引起了遊客的關注。

此曲只應天上有
——悼昆曲大師張繼青先生

何華

 

1月6號下午將近一點,昆曲大師張繼青先生在南京病逝,享年83歲。我和她先生姚繼焜老師在同一個微信群“昆曲小棧”,下午四點多,“叮”的一聲,群裏有人發帖,一看是張老師去世的消息,一驚,意外,難過。張老師有病我是知道的,但沒想到走得那麼快。隨後電話白先勇老師,白老師聽到噩耗,哎呀一聲,沉默片刻,他說張老師一走昆曲缺了一個大角。白先勇1987年在南京聽了張繼青的三夢(驚夢、尋夢、癡夢),歎為觀止,兩人從此結緣。2003年初,他力邀張老師擔任青春版《牡丹亭》藝術指導,教授年輕演員沈豐英。白老師說張繼青為人正派、嚴謹、大度,她教戲非常認真,一絲不苟。青春版《牡丹亭》演出時,張老師幾乎場場都去把場,發現問題,下來就和沈豐英等人說,所以,每一場的演出都在進步。

 

 

 

 

 

 

 

 

 

 

 

 

 

 

 

 

 

 

 

 以下文章來源於香港和韻曲社 ,作者楊守松

編者按:

黑色一月,曲苑噩耗不斷。還未走出張繼青先生仙逝的哀痛,又傳來古兆申先生駕鶴西歸的悲訊!

曾看過古先生就崑曲《長生殿》訪問顧老的一篇文章,後來陸續從曲友那裡得聞一些古先生的訊息,又蒙曲友推薦看先生親自整編的浙昆版《紫釵記》,對先生充滿景仰。 去年還在和王建農老師說,有機會去香港,定要拜望古先生。不料,還未及謀面,先生就駕鶴西去。

王建農老師回憶,大約在2004年前後,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設立了一個笛子工作坊請老師去傳承。當時近二十名崑曲愛好參與了為期二十餘天的傳承,古兆申先生幾乎每天都去。課間,常見古先生與曲友們就崑曲的咬字發聲及唱腔進行交流,是個非常嚴謹、做事認真的人。期間,古先生還安排對老師進行過一次電台訪談。古先生給人印象是:低調、朴實、謙遜、願意分享,毫無保留。 驚聞古先生仙逝,王建農老師倍感悲痛,囑曲社敬送花圈寄託哀思。

中國共產黨黨員、著名昆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首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單雯老師的恩師張繼青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不幸於2022年1月6日12時56分在南京逝世,享年83歲。

相信張繼青先生的《牡丹亭》是無數崑曲愛好者的入門劇目,是張繼青先生那雋永含蓄的表演、靈動雋永的唱腔為聽眾打開了一扇崑曲之門,帶領觀眾走進了這精彩動人的崑曲世界。

交匯點訊 2022年1月6日下午,著名昆劇表演藝術家張繼青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83歲。

張繼青,1939年1月3日出生,原名張憶青,從13歲開始學習戲曲表演。張繼青是新中國成立後培養成長的第一批崑曲繼承者中間的傑出代表,是首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榜首,被譽為中國崑曲皇後、旦角祭酒。

交匯點訊 1月8日上午9時30分,國寶級德藝雙馨的藝術大師張繼青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在南京殯儀館舉行。各界人士懷著沉痛心情,深切悼念中國共產黨黨員、著名昆劇表演藝術家、江蘇省紫金文化榮譽獎章獲得者、國家一級演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崑曲代表性傳承人,第五、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演藝集團昆劇院名譽院長張繼青同志。

告別大廳內莊嚴肅穆,樂聲哀婉,播放著張繼青代表作《牡丹亭·離魂》。巨幅挽聯“麗娘離魂大師星隕空嗚咽 月落重生昆壇仰止燈再紅”寄託了無盡哀思。

曲笛是崑曲伴奏中最重要的樂器之一,今天我們特意請到了單雯老師多年的合作夥伴,江蘇省昆劇院首席笛師姚琦老師為大家講解曲笛的相關知識,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昆”笛
今天我從選購、製作、訓練日常,演出經歷等幾個方面和大家分享一下崑曲中的主奏樂器——曲笛。

【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歲月的頓逝讓人生起落百態現形,透過藝術創作的手法,在筆鋒勾勒中看見生命的堅忍與順勢,呈現天人合一的廓然境界。知名現代水墨畫家鄭正慶,抓住人物的神采,用彩墨描繪、以線條疏理,將氣韻提引,筆畫交疊中韻化生命的全然意境,令人欣喜,百般雅趣。鄭正慶的藝術人生結合古今、亮麗自然、附庸風雅,令人在關注之餘備興神往。

第 2 頁,共 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