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於香港和韻曲社 ,作者楊守松
編者按:
黑色一月,曲苑噩耗不斷。還未走出張繼青先生仙逝的哀痛,又傳來古兆申先生駕鶴西歸的悲訊!
曾看過古先生就崑曲《長生殿》訪問顧老的一篇文章,後來陸續從曲友那裡得聞一些古先生的訊息,又蒙曲友推薦看先生親自整編的浙昆版《紫釵記》,對先生充滿景仰。 去年還在和王建農老師說,有機會去香港,定要拜望古先生。不料,還未及謀面,先生就駕鶴西去。
王建農老師回憶,大約在2004年前後,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設立了一個笛子工作坊請老師去傳承。當時近二十名崑曲愛好參與了為期二十餘天的傳承,古兆申先生幾乎每天都去。課間,常見古先生與曲友們就崑曲的咬字發聲及唱腔進行交流,是個非常嚴謹、做事認真的人。期間,古先生還安排對老師進行過一次電台訪談。古先生給人印象是:低調、朴實、謙遜、願意分享,毫無保留。 驚聞古先生仙逝,王建農老師倍感悲痛,囑曲社敬送花圈寄託哀思。
古兆申先生,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士、文學碩士,香港大學哲學博士。先生長期致力於崑曲的研究和推廣,編著有《長言雅音論崑曲》《魏良輔〈曲律〉》等崑曲著作,乃當今崑曲理論界的棟梁巨擘。古先生2022年1月11日與世長辭,享年僅77歲,實乃崑曲理論界的巨大損失。嗚呼哀哉!
感謝楊守松老師授權本公眾號刊載其追悼古兆申先生的文章《始作俑者不言功》。因香港和韻曲社已在先獲授權發布,本號徵得同意轉載。
戴愛華 頓首
2022年1月14日
始作俑者不言功
楊守松
(作者按:說是“暖冬”,其實“極寒”:湘昆的元老李瀝青和省昆“中國好聲音”張繼青剛走,香港的古兆申又走了……拙《崑曲大觀》都有采訪他們的記錄,其中第一卷第六章,寫古兆申的,題曰《始作俑者不言功》,現摘錄部分文字於後,以表示對先生的崇敬和悼念)
2008年11月20日下午3時,古兆申先生如約來到香港都會海逸酒店茶樓。
溫文儒雅的古兆申,一個有點捉摸不透的人——他是2006年中國昆劇藝術節以創新為主旨的節目匯演的反對者之一,可是他卻為浙江省昆劇院創編了崑曲《暗箭記》!
分明是從《暗箭記》脫胎而來的《公孫子都》,獲得文化部“精品工程”大獎,在相當范圍和很大程度上受到肯定,而如今的演出廣告上卻不見“古兆申”三個字;
2000年,他為浙江京昆藝術劇院改編昆劇《牡丹亭》上下本。後來古兆申邀請白先勇來香港給中學生和大學生講崑曲,反應熱烈,白先勇受到啟發,覺得年輕人是有可能喜歡看崑曲的。2004年,白先勇邀請古兆申參加青春版《牡丹亭》製作。後來《牡丹亭》大紅大紫,他卻僅僅只是個掛名的“顧問”。
另據一個采訪對象說,他是因為和白先勇意見相左,所以“離開”了劇組。
事實怎樣呢?
古先生非常明確地說,不是,不是這樣的。
但他並沒有就這個具體問題展開,他主要說了香港和台灣關於崑曲研究及推廣的情況,而正是這個介紹,使我瞭解了青春版《牡丹亭》的來龍去脈。
古兆申有個觀點:商品經濟時代一切向錢看,對傳統藝術的破壞,比政治掛帥的時代更危險。
政治掛帥時代,《十五貫》在反官僚主義中起了文藝教育的作用,以一出戲拯救了崑曲這個瀕危的劇種。本來左翼人士是反對崑曲才子佳人的靡靡之音的,崑曲是不可能出頭的,因為《十五貫》的教育作用,崑曲反而受到了重視。
到了商品經濟時代,錢多了,文化少了,崑曲的處境反而更加嚴峻了。他們請搞話劇的來為昆劇演出編劇、導演,搞西方音樂的人來為昆劇編唱腔、作背景音樂、舞台演出也完全變了樣。結果弄出來的東西不倫不類。
有一個荒謬吊詭的現象,就是對崑曲投入越大,越是“大製作”,反而對崑曲危害越大。崑曲已經不是崑曲了。
崑曲小組“推廣”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請資深演員開講座,鄭傳鑑、姚傳薌、蔡正仁、計鎮華、張繼青、汪世瑜、王奉梅……等人都請了。
開了一系列講座,漸漸有了影響……
不久,古兆申去台灣看崑曲演出,白先勇也在,汪世瑜也在,又聊起來了。既然中學生也接受崑曲,何不搞個青春版的《牡丹亭》?還提出要汪世瑜和張繼青來教。大家都拍手贊成。
後來白先勇到上海,當時謝晉打算把他的小說拍電影,古兆申說你去上海,何不順道去蘇州看看?就去了。白先勇看到了“青春”,心動了。過了年就約古兆申和汪世瑜到蘇州商量,這才定了下來。
原來古兆申也寫了第三本,白先生覺得太文人化了,刪掉了和江湖大盜李全相關的喜劇性劇目,可能青年人看會覺得不夠熱鬧。他希望更多文化界人參與,於是就邀請了台灣幾個知名的學者參加編劇,古兆申的本子就供他們參考。他們編好了文學本,古兆申和汪世瑜再修改成舞台本。文本和台本有一定差別,其中中本、下本都差別比較大。
這就是青春版《牡丹亭》的來龍去脈。
功成名就都看見,之前默默無聞的貢獻幾人知?成功之前的艱辛和艱難,幾人說?
“古兆申作為一個文人,我認為非常了不起,第一,沒有為這個意氣用事;第二,他雖然遠離了我們的主創團隊,但出於對白先勇的一種崇敬,對崑曲的一份崇敬,對青年不斷的關注,側面的進入也沒有停止過,對我們一直在關注著。古兆申是名副其實的顧問,做了很多的工作。
“他沒有在任何場合說過白先勇和青春版《牡丹亭》的不好!非常難得。”
蘇州昆劇院長蔡少華的話,說的客觀公正。
(2022.1.11)
來源:楊守松